作者:资源汇聚网 | 发布于:2023年08月26日 | 浏览:149 次
作者:简冬梅(江西)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推崇游牧学习和农耕学习结合的法源。
游牧,见字知意,特点在于动;牧,让人想到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原,可以肆意驰骋的广阔天地。农耕,相对于游牧则显得平和,而耕与牧相比,是静的停留一处,向深度耕耘。如果把这两种不同形式、不同文化和生活的方式来比喻成学习法源,就是很有意思的学习实践和提高的方法了。
游牧学习法,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这个信息无处不在的时代,是我们主动或者被动的摄取各种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简单的了解和加工。这样做有不少无奈。游牧学习法是视觉与听觉的瞬间刺激,虽然涉猎比较广,但容易停留在相对浅薄破碎的层面,碎片化的时间往往只能得到碎片化的知识,信息量很大且无序,虽然这样的涉猎是非常必要的,只能是粗粗的了解,毕竟世间读书与时间多多益善。
只是前者,我生有涯愿无尽,而后者,只能心期填海力移山。好的方法在时间和精力都有限的情况下无疑这是一个好方法,可以让我们拥有知识的广度。
农耕学习法,我们可以挑出一些对自己有用或者自己特别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细读或系统深入的学习。学问深处意气平,在深耕中,道理可以变成人格。农耕学习法学来的也许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本事,也许是我们像农民热切地爱着土地一样的那一门学科,这个称之为知识的深度。
展开全文
两种学习方法可以互补、互见、互证。如果一个人在学习时能有效地把游牧学习和农耕学习法结合起来,那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博学的人,而如果能进一步将知识转化为智慧,让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那无疑是他个人之幸,精神之境!
由此想到:在泱泱中华的大地上,北方游牧民族和南方农耕民族的深度大融合,不是成就了咱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吗?学亦然也,叙以铭之。
作者简冬梅,女,江西新余人,热爱生活,喜欢文学,2000年开始写作,作品散见于报刊和网络平台。
编辑:李勋修/常显云/宋现檩《青烟威文学》编辑部
额 本文暂时没人评论 来添加一个吧
发表评论